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2的文章

Her Roomies

  Her Roomies 顧名思義,就是一個專注女性租屋的平台,一個簡單清楚、單點擊破的新創,在用分析新創的四要素切入前,要先介紹一個在國外很常見,但 台灣投資人不愛用 的募資工具 - Convertible Bond / Note ,中文翻譯成可轉換公司債,但就像剛剛說的,不常用知道中文,也只能幫助你上維基百科查看,真的要用還是得找海外投資人。 在這裡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可轉換公司債,我找到一篇比維基百科清楚的文章,有興趣的可以花點時間拜讀: 投資不一定要立馬佔股份 。 以下正式進入 Her Roomies 的分析: 1. 痛點: Her Roomies 的簡報,沒有提到痛點,他們使用正面表述的方式,說明 Addressable Market 有多大: - 歐洲加美國,有 9850 億美金的市場 -  歐洲加美國,有 2.64 億租戶 - 全球有 50% 租戶,是女性 (廢話) - 住在 Share House 的女性,有 30% 希望室友都是女性 2. 解決方案: - 市場定位:號稱唯一專注女性租屋平台 (這點個人覺得還好) - 商業模式:雙邊收費制 - 週邊服務拓展機會,例如:購物、旅遊、活動 -> 這點本人以投資人角度,不贊同團隊發展週邊服務,既然發現一個有機會細分壟斷的市場,就應該 All-in,投注所有資源,像簡報開頭所提,瘋狂複製到歐洲與美國,賭自己可以上市或被 Airbnb 併購之類。 單點擊穿目前看到比較好的例子,就是共享行動電源的 ChargeSpot,現在已經佔領四個國家,而且 ChargeSpot 一直用瘋狂佈點和資金的力量,建立強大競爭壁壘。 3.  競爭壁壘: - 2021 年註冊使用者,有 6003 人 - 房源有 4 萬 4 千間 -  Rental Request Value 2021,2021年就是想要租屋的人,累積營收 70.8 萬歐元 4. 團隊: - Co-Founder and Joint MD  Chiara Fraser ,經歷看起來,大部分都在做行銷和活動,另外她在 2017 年曾經做過跟房屋租賃相關的專案," Working directly with the CEO to develop and launch a new student housin...

Matugga Distillery

Matugga Distillery 是一間釀萊姆酒的公司,原本我想說釀酒是個簡單又會賺錢的項目,但我認真看完募資案之後,決定不投資,也給這家不怎樣的評價。 讓我們一樣,從新創募資的四個點切入: 1. 痛點: 釀萊姆酒基本上沒有解決什麼痛點,它比較像我其中一個創業導師拿來比喻 Twitch 的模式,稱之為:「Feels good model」,台語叫哩送丟賀,是賣爽點的。 2. 解決方案: 我 Google 了 "酒精上癮"、"毒癮",第一篇跑出來文章 ,中文標題叫 酒癮入監人數超越毒癮 ,所以基本上釀酒是社會的亂源之一,雖不像販毒般罪該致死,但也完全稱不上解決方案。 3. 競爭壁壘: 整個募資簡報 43 頁,非常神奇地,沒有任何數字,也完全看不出壁壘在哪裡。 4. 團隊: 前面幾點看起來已經夠恐怖,但這邊我要說,個人認為最恐怖的是這個團隊本身。 原本我想說一男一女,也是頗正常,創業團隊有平衡也算不錯,結果募資影片裡男女創辦人手勾手,做出一起走向美好未來的假象,讓我認真去看他們的名字,一看才發現他們是夫妻。 夫妻創業在中國叫「夫妻店」,幾年前我看中國的創業選秀節目「 合夥中國人 」時,號稱中國亞馬遜的噹噹網創辦人 李國慶 ,獨排眾議對著某一組創業者說:「我們也是夫妻店,我投」,對比現在噹噹網夫妻檔離婚、噹噹被賤賣,然後夫妻在網路上隔空交火,就可以知道夫妻店有多恐怖,而且夫妻店離婚的機率高到可怕,很可能你我之間都時有所聞。 用數學來算,我投資你一塊錢,你們夫妻離婚時拆成各自 0.5 塊,然後股價可能跌掉一半,所以股價兩家公司都各自是 0.25 塊,而且基本上股價不太可能回填,等於把錢丟到水裡。 整體來看,這間公司做一個非剛需的題目,同時夫妻不知道哪時候會離婚分家,個人認為是完全沒有可投資性,也就是 non-investable,就勉強給它 1 顆星,當它賺到好了。 你認為要給幾顆星,請在底下留言加分享喔! 以下為 Matugga 的募資連結: https://pse.is/43tdbw

Learnlife: 一間號稱因材施教的教育機構

如題目所提,今天要分析的是一個實驗教育機構叫 Learnlife,團隊宣稱:「   We hope to transform an outdated system born in the industrial era by unleashing a purpose-inspired , personal learning model into the €5trn education market.」也就是說,他們是一個因材施教的教育機構,讓我們一樣從看新創的四個面向切入: 1. 痛點: 當過家長的都知道,每個小孩天生下來,個性就不一樣,因材施教是基本,所以痛點確實很痛。 2. 解決方案: 團隊推出一個學習模型,叫做 " Personal  Learning Paradigm ",就是個人化學習的 Paradigm (不知道怎麼翻譯,但就那個意思,即使不知道,看前兩個字即可),是一個把工業時代流傳下來的教育方式 打破的教育方式。 3. 創業壁壘: - 巴塞隆納的教育機構,在 2021 年成長 66%,且會在 2022 ~ 2023 之間損益兩平 - 總營收在 2020 年成長 86%,在 2021 年成長 96%。 -  2022 年時,有 190 個學習中心,對 Learnlife 的教育模式有興趣 4. 團隊: -  Founder & CEO -  Christopher Pommerening  經歷非常豐富,一開始是創業者,創了幾間公司後,開始做投資,所以對於整個商業模式,非常厲害。 - Co-founder & COO -  Blair MacLaren  同樣是個超有經驗的投資人,從 1998 到 2017 年創業前,都在做投資 - Co-Founder & CLO -  Stephen Harris  做了 40 年教育,也擔任過創新學校的校長 結論這家我原本想說,因材施教倒過來看就是無法規模化,但我認真把簡報看完,才發現他們可以用授權或加盟方式爽爽獲利,一來成本相對低,二來規模化速度更快,這也是徐薇和她老公志明在做的事,寫教案、模組化,然後到大市場複製。 所以我認為這家是可以投資的,但回到...

Cabrito Goat Meat

Cabrito Goat Meat 正如其名,是一間銷售山羊肉的新創公司,這間我在台灣,其實有看過類似的新創,只是台灣這家是賣雞的。 以下同樣從四個點來切入分析: 1. 痛點 (原本想找些資料,來協助支持團隊論點,但一時間沒找到): 根據 Cabrito 的描述:「雄性山羊在乳製品產業,基本上沒什麼用,而且英國歷史文化裡,也不吃山羊肉,所以這些雄性山羊,基本上是一出生,就被安樂死。 2. 解決方案: 簡單說,就是低價收購這些山羊場不要的公山羊,再轉賣給餐廳、做批發零售,或透過自有電商通路銷售。 他們把整隻雄山羊的價值榨出來,切成羊排,或整隻賣,也有做絞肉等等,另外也推出兩款 Ready to eat 的產品,一款咖哩口味,一款番茄口味。 3. 競爭壁壘: - 沒有直接競爭者 -> 這點看看就好,一般會說自己沒有競爭者的創業者,要嘛就是經驗不足,要嘛就是想解決的問題,本身就有問題,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在解一個虛的問題;但以 Cabrito 的例子看來,肉就是肉,吃肉是剛需,只要肉好吃,基本沒沒人在意,牠是什麼羊,或公的母的。 - 被認定是一家有道德的公司 -> Cabrito 贏得許多道德業者的獎項。 這點其實是有價值的,我家對面最近開了一家德克士炸雞,結果 我是永和人 ,就出現一派說法,說頂新士黑心公司,拒吃德克士,可以看到一間公司如果沒道德被抓包,得花非常多時間修復。 - 過去的銷售成績 在疫情前,有超過 30 萬英鎊對餐廳的銷售、2021 年有 12.5 萬英鎊線上銷售,另外直接對客戶的年銷售成長率,是 46%。 - 強的產業關係 這點沒什麼好質疑,公司創辦人以前是廚師,而且愛山羊,其他後面再多描述。 - 投資機構是 Dalamere,是英國知名的山羊乳製品公司 供應鏈直接投資,這點加分。 4. 團隊: - 養羊場就是 Delamere,也就是投資 Cabrito 的公司 -  Co-Founder & MD,  James Whetlor  曾經擔任廚師長達 15 年,也是英國在山羊領域的 KOL,出過書、上過電視節目,也辦過大型活動,推廣山羊肉,簡單說他很愛山羊。 - Co-founder  & Director, Sushila Moles  擁有人類食物...

給你豐富 Local Experience 的 Yuup

  今天要來分析一間,專注在做 Local tour 的旅遊平台叫 Yuup,一樣是從四個點切入: 1. 痛點: a. 對旅客而言,有部分旅客,會希望有深度的旅遊體驗。 b. 對在地旅遊業者而言,會想接更多觀光客。 2. 解決方案: 比較以下三個網站: a. Yuup: https://www.yuup.co/experiences/bristol-rock-and-roll-walking-tour b. Airbnb 線上體驗:https://www.airbnb.com.tw/s/experiences/online c. VisitBristol.co.uk:https://visitbristol.co.uk/ Yuup 的使用者介面,確實相對舒服不少,用圖示化的方式,顯示各種旅程,也可透過主題,選擇有興趣的旅程。 3. 競爭壁壘: a. 網站使用者體驗好,加分 b. 擁有一個 2.2 萬人的社群 c. 1200 個好友推薦數 4. 團隊: a. CEO:Dominic Mills 號稱創業出場過兩次,但我在 Linkedin 上看,又感覺像一次,但反正暫且相信他,不過很明顯他前一家創辦的數位行銷公司,出場的時候,應該沒有到賺超多。 b. CFO:Anna Kissin 號稱負責多輪募資,然後把公司賣給 NASDAQ 100 公司 結論: Local tour 目前看起來,確實是部分旅客,到達一個城市會想體驗的行程,而 Yuup 在使用者介面與體驗上,確實有下功夫,團隊也希望在 2026 時,拓展到英國的 13 個城市。 個人判斷,這是一家精品型的新創,就是可以做深做強,但要做大需要不少精力 (沒說不可能),整體我給出 3.5 顆星的分數, 不知道你給幾顆星呢? https://www.crowdcube.com/companies/yuup/pitches/b9DWKZ 請在底下留言喔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Mecanicus,我不敢投,你敢嗎?

  #還有七天可以投資 #但你敢投嗎 Mecanicus 是一間號稱用 AI 訂價的古董車銷售平台,讓我們從四個點切入分析,看看它有多 ~~~ 不值得投資: 0. 我記得是今天早上還下午,就在 Crowdcube 上點選 Access Requested 的按鈕,結果現在 BP 還不給看 1. 痛點:有人想買古董車,M公司就找古董車來賣給消費者 (沒什麼了不起) 2. 解決方案:號稱 AI 訂價,但我看它銷售,自己網站就寫,2020年賣 43 台車,那我找兩個超業,用地推的方式推銷,很可能就超過這個數字,工人智慧直接戰勝號稱的人工智慧。 人工智慧跟商業模式,好歹也要像創業家兄弟一樣,垂直、類團購、限時促銷等等手法,才會更有效提升轉換率和營業額。 3. 競爭壁壘: "We raise funds to recruit mechanics, create a place to stock and refurbish, hire tech engineers, & launch into the UK market." -> 這句話,完全看不到任何競爭壁壘,養技師、租倉庫,很厲害嗎? 4. 團隊: 我 Highlight 不出東西來 ... 結論如我開頭所說,是一家連雞肋都稱不上的公司,我給出目前最低評價 1 顆星。 你覺得是幾顆星呢? 請在底下留言喔  募資連結:  https://www.crowdcube.com/....../mecani....../pitches/qBj55q

Fintech 新創 - Chip - 投資分析

  #倒數4天 #終於不用再趕進度 Chip 是一間做金融科技的公司,把多元化的投資,包含虛擬貨幣、基金,甚至還有高階車種的投資,整合進 APP。 這家我看來看去,其實沒看出什麼太誘人的地方,唯一個人覺得有價值的,是 APP 整合了各個銀行帳戶,就像台灣優秀的創業者做的 #麻布記帳 一樣,可以讓人一目了然,知道自己各個戶頭分別有多少錢,也知道整體有多少錢、錢花到哪裡去等資訊。 但投資這塊,個人是覺得可做可不做,感覺沒有真正打到客戶痛點,現在人人一支手機,投資基金用一個 APP,另外投資新創舉例 再用 Crowdcube (或你很有錢,用 OurCrowd -> 這家單筆最低投資額,是 10000 USD),兩個 APP混著用,也是很正常,反正一般理財專家,也不建議投資方式超過三種。 結論與其投資這家,還不如投資台灣的麻布記帳,但麻布單筆投資應該不低,所以就用麻布的 APP,投資等改天了。 這家 Chip,個人給它 2.5 顆星,也就是食之無味棄之也還好的評價,不知道各位給幾顆星? 募資連結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https://www.crowdcube.com/companies/chip/pitches/qBjPY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