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暴婦女電商平台 - 這是亞瑟規劃的案子,僅供參考

 今天帶小朋友做完 PCR 篩檢回到家,有個女生用 Line 私訊亞瑟,其實我算是記得她,因為很少有人的 Line 大頭貼,會切成那麼多格。


她說她來自一個家暴的家庭,現在是個英文老師 (這點蠻神奇的,她的英文可能比我好,哈哈,她都用英文跟我對話),她說想創業,但不知道要做什麼,所以我想了想說:「要不要做受暴婦女的社企電商,然後把營收的,舉例 20% 捐出來,再讓它回饋社會。」


這篇 BP,一半是在幫她,另一半是在測試亞瑟的規劃能力,說到這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創業觀念,就是在創業過程中,你得不停問自己:「為什麼是我來做這個創業項目?為什麼不是隔壁老王來做?」那這裡的 Why me 太明顯,我可以從她言詞中,感受到極大的痛苦,從痛點出發的新創,不一定能做到上市櫃,但做到一個小而美且自負盈虧的社企,應該是綽綽有餘。


目前亞瑟想到的創業步驟 (對方還在上班) :

1. 建一個受暴孩子或家庭的社團,這個兩個功能,一個是有機成長可能會自己長出商業模式,可以在社團內,產生正能量,且可以吸引潛在投資人 (我剛剛在 linkedin 搜尋 "Angel Investor non-for-profit",結果有超過 100 頁的資料,絕對夠她募資了);另外一個是客戶管理 (CRM)


2. 運用晚上與週末,一週訪談 1 ~ 2 個跟議題相關的機構或 KOL,比如勵馨基金會或小燈泡的媽媽


3. 開始去這些機構,免費教授小朋友英文,並把影片直播或拍下來,同時建立斗內連結,就是在跟觀眾說:「你家有電腦 (表示家境還行),透過網路就免費學我的兒童美語,是不是該自覺一點,付一點錢?」


這點我跟 FiO 的 Romona 確認過的,當她在做前一個創業項目 "Share4Impact" 的時候,Romona 說她找不到獲利模式,所幸在自己家客廳教英文,且用價值訂價,她說:「這樣做,第一個月營收就 10 幾萬了。」


所以在這裡,我大膽推測這個 Freemium 或者像 Romona 會有參考訂價,再讓用戶往上疊加的模式,應該是可行的,而且可以大幅度跟市場區隔說:「這些競爭對手都是 For Profit 的企業,只有我是做社會企業。」


4. 從語言課程電商,切入產品電商

跟這些認識一段時間的機構合作,找老師培訓其他被家暴者做餅乾、牛嘎糖、手工藝等 (不要以為這些東西不賺錢,如果你有看過木村拓哉的東京大飯店就會知道,使用很簡單的素材,加上精細的烹調,消費者也願意付出米其林三星飯店的價格)


舉例,以下這個香皂,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創業夥伴的手工皂,一看就知道這個設計師毛很多,但東西真的好看:




一個手工皂,其實材料成本不高,所以這個非常漂亮的手工皂,一個賣 299 元,我是會買單的 (如果後續需求持續大於產能,就提高價錢,或者可以持續找到新的受暴婦女,就一直賣 299元,甚至再往下走,建立更強的競爭壁壘)。


5. 這個電商,個人推測毛利率可以保持在 5 成以上,而且因為是細分領域,所以幾乎沒有競爭對手。


這時候就要把 20% 的利潤回饋出來,做為培訓家暴婦女脫貧的基金,可以邀請更多厲害的業界精英,來教授家暴婦女生產更多不同產品,比如藍染衣服、冷凍手工水餃等等,這個家暴婦女品牌,就跟喜憨兒烘培屋一樣,每個要結婚的人,都會考慮買喜憨兒烘培屋的喜餅,至於會不會買,就回到訂價問題,而不是品牌定位問題 (喜憨兒的餅乾,其實有點貴,所以我們後來買了別家,但我們確實有把喜憨兒餅乾,納入考量)!


6. 最後的 30% 毛利率用來行銷,包含包裝、Logo、企業形象,都像傳教一樣談如何協助家暴婦女脫貧。


這塊很可能成本遠低於預估,可以靠口碑傳播,根本不用下廣告,那就拿來回饋給自己與契作的夥伴們,大家一起共好。


結論,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可以獲利的一個模式,也跟對方約好一個月調整一次,如果她執行力夠強,半年後應該可以全職創業,一年後應該可以募到 Pre-Seed 資金 (也可以跟 WABF 的天使們募資),三年內應該可以順利變成自給自足的社企。


這個沒有募資連結,但或許後續如果開花結果,會放在 Foundersbacker 官網,吸引潛在投資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♻️🌊 如何打造零廢棄醫美療程,推動海洋友善旅遊

🌊✨ 海洋友善指甲油:打造永續美妝旅遊新風尚

🐾🌊 無動物測試與海洋保護:美妝業的永續責任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