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案子我除了自己判斷,也轉發給一位創業經驗豐富的盲人朋友,他給了我:「非常有趣」的回覆,所以我假設他的看法和我一致,但我們還是一樣,由評斷新創的四個面向出發:
1. 痛點與市場機會:
募資影片的開頭一分鐘內,其實已經有效描述了市場痛點 (募資網址:https://www.crowdcube.com/companies/wewalk/pitches/qnoxgl ),共同創辦人 Kürşat 本身就是盲人,所以他的痛點描述非常有說服力:「如果去觀察科技趨勢,就會發現有多少事物,都在持續改進,比如自駕車、用無人機運送包裹,但因為我自己是盲人,所以一直在思考,為什麼沒有解決盲人問題的移動方案呢?」
這個題目不只是解決創辦人自身的問題,而且是個可以做到細分壟斷的好題目。
這個市場分析的數字,基本上看看就好,很多執行力不足的新創,管他是場大還是小,還不是都拿不下來?
2. 解決方案:
VIDEO
雖然我不是盲人,但可以合理推測這些功能是對的,其中簡報中提到的 Accessible Navigation,我看這裡的文字描述,加上影片的文字描述,合理推測是協助盲人轉彎的功能,所以導入了順時針的導航方式,協助盲人更有效地,到達想去的地方。
3. 競爭門檻:
上面說可以獲取 1% 的用戶,個人覺得非常保守,最後結果應該可以遠超過這個數字,因為據我所知,想做盲人相關產品或服務的單位其實不少,但真正能夠商品化的,卻少之又少,那既然 Wewalk 真的把產品做出來,其實不太需要市場教育成本。
說到市場教育成本,就要提一下上次在 Bio Asia 看到的一間新創,他們在解決一個聽似存在的市場,但很可惜解決方案不一定是對的,他們說:「我要解決幼童視力可能隨時變差的問題,所以做出一個像顯微鏡一樣的 dock,掛載在手機上,提供訂閱制服務,且我們有發明專利!」
說實在,你反而跟我說:「我們有一套兒童視力保健操,會在週末的時候,帶小朋友去郊外踏青,同時有一套科學方法或儀器,可以有效校正孩子視力!」這個聽起來就合理很多,因為教育市場的成本相對低很多。
假設是用手機掛載一個透鏡,檢查孩子視力,這件事情以我是兩個孩子的家長身份,覺得超級無敵不合理,預防孩子近視最好的方法,任何人都知道就是帶孩子到郊外踏青,而且會讓小朋友一直盯著手機看的家長,本身就是一群懶惰且不願意真正花時間與心思,陪伴孩子的家長,叫這群本身不夠愛孩子的家長,掏錢買你的莫名其妙方案,合理嗎?
回到主題,Wewalk 的銷售模式,分為 B2C 和 B2B2C,其實邏輯很簡單,只要能夠有效地解決消費者問題的通路與銷售方式,就是好方法。
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,最近被某知名多層次傳銷,拉去說什麼想請我幫忙推廣他們的服務到海外,結果我花了一萬元買產品,也同時看清多層次傳銷的商業模式,已經完全不符合這個年代的需求了,某銷售主管說:「你們現在買產品是 100 元,等你們變我這一階級,就會變半價呦!」
我一看那組織圖,這位小主管連中階都不算,所以表示這樣的多層次的傳銷,從出廠價到終端消費者手上,至少是 5 -10 倍的暴利,不管是從小米的 D2C 模式,或是現在用去中心化的 web3.0 模式來銷售,都不需要這些連洗腦做不好的中間商 。
說實在,我們一直有在跟一間做實驗室鑽石的公司談,對方很希望我們協助拓展印尼市場 (但我最後的決定,會基於對市場的了解,以及創辦團隊願不願意落地印尼來判斷),我們就算不談創業,單純只談學習英文了解他國文化,單純在台灣再怎麼努力喊,都不會達成,我們只要有 「一只皮箱」精神的創業團隊,沒有這樣的決心與覺悟,請去找別人,然後我也賭,別人幫不了你,因為決心和覺悟本身就不足,神佛來救也難救。
這裡又往下延伸,談到保險的部分,等於是一個很大的優勢,比如簡報裡有寫到,已經確認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的補貼,讓 15 萬的德國盲人,免費使用 Wewalk 的產品 。
這裡號稱他們的空間偵測系統,有突破性的發展,但個人認為這裡應該有點誇飾,空間偵測系統說穿了,不外乎發出某種訊後,然後再透過訊號反射回來的時間,來判斷整體的空間狀況,但如果如它圖中所示,可以偵測到空間中如刀叉、西洋棋微小小物件,那確實是有點厲害。
這裡也是跟上面類似狀況,就是感覺用微軟的資料庫很厲害,但實際還是要看他們實際上技術的深度和廣度,但還是一句老話,反正人家是細分領域,只要不要太差,趕快募一筆錢、趕快開發市場,即使技術還好,但市場就是看品牌和通路,不是嗎?
4. 團隊:
- Co-Founder & CEO - Gökhan Meriçliler - 說實在,我沒有每個職場經歷都細看,但有一個機構特別引人注目,叫 " Young Guru Academy ",把這個機構名稱打在 Google 上,會顯示一個 Wikipedia 連結,而 Wikipedia 的描述是 " Over 50 thousand universit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pply to YGA every year. After a 5-step process, 50 chosen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the program (每年會有 5 萬名高中或大學學生,申請 YGA,經過 5 關篩選,最後會剩 50 位學生). ",而 Gökhan 做了 5 年的 Co-President,以數學來計算,他不只是 1/1000 的人才,而是萬中選一。
- Co-Founder & CPO - Kürşat Ceylan 一樣是萬中選一的 YGA 幹部,且他是 YGA 的 Chief Accessibility Officer (CAO),就是專門用創新的方式,開發無障礙相關的方案。
- US Sales Lead - Sadık Ünlü 除了之前是 Wewalk CEO 外,也同樣曾任 YGA 的 Co-President,也就是說也是萬中選一的優秀人才
整體來看,一般在 A 輪以前的新創,個人會把團隊的比例,拉到 50% 以上,而 Wewalk 團隊,由三位萬中選一個優秀人才組成,機率低於 10 億分之一,加上細分領域、微軟背書等等強大優勢,個人其實想給他們滿分的 5 顆星,但又覺得不太合理,所以就給個 4.75 顆星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