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2的文章

看看 AppSumo 的創辦人 Noah,如何做到現在年收入超過百萬美金

圖片
前幾天上 AppSumo 時,剛好 Noah 在用 0 元,銷售他的Youtube 成長駭客秘笈: https://appsumo.com/products/noahs-youtube-tips/ ,但說實在我那時候,不知道他是 AppSumo 的創辦人,但我有稍微看一下他的 YT 內容,是個厲害的人。 之前一直有人提,說我寫投資分析內容太深,所以我在嘗試做別的內容,目前想到的,就是先來測試這個「百萬」系列。 但這次我不會在開頭放影片連結,不然就沒得搞了。不過還是可以造福英文不好的人,本文如下: 前面的 4 分多鐘,簡單說就是用圓餅圖分析 Noah 的收入,其實與大家無關,所以可以個人看了幾遍後, 建議直接跳到 4:06 (看我的文摘多有價值,如果一秒 100 萬上下,可以省多少錢?)。 Noah 一開頭提到一個重點,是所謂 90/10 法則,它與一般 80/20 法則類似,就是說他個人 90%收入,會來自單一來源,也就是 AppSumo,然後聽完又可以跳到 6:34 了。 這裡提到 8 個成為百萬富翁的關鍵: 1. 保持低的生活開支 由 Vauxford - 自己的作品, CC BY-SA 4.0,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65397788 上圖這輛車,跟 Noah 開的是同一款,確實算是很平民的車款。 2. 10 年法則 這點 Noah 有強調,它非常重要,所以他往下延伸了三個提醒: i. 要在自己心裡明白,要成功就得相對投資對應的時間 ii. 找到自己願意做 10 年的事 iii. 現在就開始執行 3. 副業或創業,沒有發展侷限 這句話個人覺得有疑慮,所有的創業項目,一定都是居於假設之上,而其中最大的假設,是創業者會假設自己的產品和服務,有人會買單。 但以個人經驗來說,我有的創業項目,是買單的人很少,有的是買單的頻率很低,這兩種狀況都會導致創業項目成長受限,所以 目標市場的選擇,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。 4. 槓桿 Noah 談到公司成長關鍵只有兩個,一個是科技,另一個是人才,這點個人也蠻認同的,最後一句他也提到:「 你必須請人幫你做事,這樣才能把視角拉高,將目光轉向更有意義的事! 」 5. 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賺錢 這點很清楚,不太需要解釋,但 Noah 也提到,要同時注重時間的投資回報...

Guillaume Moubeche、AppSumo、Startup Studio Playbook - 近期發現的好物

圖片
近期發現幾個頗有幫助的好物: 1. Guillaume Moubeche 的 Youtube 頻道: 原本是看他的 Linkedin 教學,結果發現他還蠻有料的,竟然可以從破產到賺上千萬美金,且是在沒有外部投資狀況下做到的。 除了 Linkedin 之外,還有像教人怎麼找工作,或教 Freelancer 怎麼做行銷等等,資訊蠻多元的。 也有一些 Tik Tok 的操作 2. AppSumo: 這個也是 Guillaume 在頻道上持續介紹的,對使用者而言,可以用極低的價格,買到很多 SaaS 的終生服務,而對軟體公司而言,可以在上面找到早期用戶,得到用戶的回饋意見,並且持續改善產品,是一個雙贏的平台: https://appsumo.com/ 當然,這上面有快 1000 種軟體,必然會有重複或甚至雞肋的軟體,舉例像這個軟體: https://appsumo.com/products/tidycal/ 說穿了以我的角度來看,不就是三個免費元素加起來,整合成一個要叫人付費的服務:Linkedin + Calendly +  第三方金流 (Paypal or Stripe) 但以個人經驗,這個軟體的使用場景可能不多,邏輯也很簡單: i. 上述三個元素,是三個很大的題目,且都已形成寡占現象 ii. 上述三個元素,都是所謂的免費增值服務 (Freemium),如果沒有用一些不同於對手的方法 (例如補貼,但這個時間點應該很難募到這麼多錢,來打補貼戰),個人也認為很難 目前習慣的使用場景,是會在 Linkedin 上交朋友,然後瞎哈啦兩句,再順勢丟出要不要找時間線上聊聊,同時我最近發現,30分鐘是最大公約數,近期不管跟印尼人或歐洲人 (芬蘭、義大利),都不約而同會先約 30 分鐘,聊得來就可能延長,聊不來要開溜也不尷尬。 3. Attila Szigeti 的著作 Startup Studio Playbook 印象中我在 Linkedin 敲了 "Startup Studio",結果意外發現 Startup Studio 不只有一些跨國社群,還有人專門研究 Startup Studio 並出書 (所謂 Startup Studio,也可以稱作 Venture Builder / Venture Studio,或更直白一點,可以叫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