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2的文章

James Green 的天使投資心得回饋與個人解析

圖片
最近在 Linkedin,認識一個在瑞典的英國人叫 James Green ,他創了一個很特別的 Startup Studio (Venture Builder) 叫 DQventures ,而 DQ = Don't Quit,也就是協助專業人士,在擁有工作狀況下,如何透過不斷試誤,將副業轉成事業的組織。 我看了他的幾篇 Linkedin 分享,都非常有料,而其中這一篇,是他從 2012 年開始做天使投資的一些心得整理,目前已投資超過 85 間公司,我會在分享個人心得後, 在文章最底下,也分享他的文章原文: 1. 你其實不用很有錢,也能成為天使投資人。 James 本人也是創業者,而創業本身必然有高有低,所以他說:「我最高投資過 75,000 USD,最低也投資過 250 英鎊。」Crowdcube 最低投資門檻是 10 英鎊,能夠同時用投資人與創業者 的角度 ,對待自己的創業項目,能夠更完整地看見事實各種面向。 舉例我一開始,會投資釀酒類項目,但投了幾個後,就會發現釀酒門檻很低,所以幾乎永遠有新的釀酒群募案,所以目前就很少再投資這類案子了。 2. James 說自己每個投資案都愛,有點反直覺。 這點個人認為其實蠻合理的,從看案子到實際投資,一定是當下有感動才會投資,後面即使輸錢,頂多就是把投資金額輸掉,根據 Linkedin 共同創辦人 Reid Hoffman 在某一集 Podcast 有提到過:「投資新創最讓人搥心肝的,不是投錯公司,而是錯過某間好公司,之後再眼睜睜看它高速成長!」 3. 建議投資時,金額盡量維持一致,因為幾乎無法預測哪一間公司會成功,哪一間公司會失敗。 4. 分散風險 投資至少 20 間公司,理想上投資 50 間以上,所以盡量做小額投資,比如股權群眾募資、Angelist Syndicate,或者現在連創投,都開始用 Syndicate 的方式做投資。 5. 股權群眾募資,並沒有比較差,James 是 50/50 的群眾募資對直接投資,我現在是用自己的錢做股權群眾募資,後續如果真的有募到基金,應該也會加入天使俱樂部,跟其他天使投資人一起投資。 6. 每個公司都有可能失敗,James 遇過創辦人倦怠,或被暴力襲擊,我自己則是創業過程中,忽然生了嚴重的病。 7. 如果想在五年內退休,基本上不適合天使投資,大部分的都資,都長達 10 年期。...

策略投資 vs. 財務投資

圖片
上次發了關於投資新創的資訊,有提到投資人的類型,主要分為兩類,分別是策略型投資與財務型投資。 所謂策略型投資,不論是企業的投資機構,也就是所謂的 Coporate VC (簡稱 CVC),或者天使投資人,其實都有不少是偏向策略型投資,基本上會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投資人在該領域,有相對多的資源可以協助創業者,一個是投資人對某些新領域有興趣,覺得自己未來可能會踏入該領域,理論上也會有更多資源協助。 比如台灣知名的遊戲加速器,也有自己的投資基金,他們主要的優勢,就是可以透過集團的力量,提供人脈、潛在客戶等等資源,協助創業團隊成長,而且他們沒有設定出場年限,這點對早期創業者而言,個人認為頗具吸引力。 財務型投資方面則不同,財務型投資人要看的是數字,也就是我投資多少錢,可以在多久之後賺回幾倍的錢,依據在 Findit 平台上的文章表示,財務型投資人會相對更重視出場的可行性與相關規劃。 根據 林冠仲 在「 新創事業的兩難:找策略投資?還是找財務投資? 」一文中指出,在思考要找哪種類型投資人時,可以從兩個面向切入: 1. 發展階段: 在成長期之前,也就是整個模式穩定可以快速複製前,建議找策略型投資人,反之確認公司的模式且可以快速複製到其他市場後,建議找財務型投資人。 在這裡個人認為成長期是個模糊的定義,不少案例會發現很多聽似或看似可以複製,但實際狀況很可能不同 ,舉例:我之前投資一家英國公司叫 TipJar,他們解決歐美市場的服務生,因為疫情關係、政府宣導無紙化交易,而收到的小費銳減,所以他們就做了軟體綁定信用卡來付小費的 APP,但小費這件事我在澳洲念書一年半,從來沒看過人付小費,而且我 Google 了關鍵字,答案有兩種,一種說是非強制性,一種說根本不用給 (如下圖) 所以我有看過一種變形,即使是同一個品牌,且同一項服務,也可能在每個目標市場都有單獨的公司,分開來募資,以保持彈性。 2. 發展模式: 技術導向的公司,可能適合策略型投資,市場導向的公司,可能為了拚速度、衝流量,甚至需要大筆現金打補貼戰,這時候可能適合財務投資。 但我也在 Crowdcube 上投資過一間公司,叫 Advanced Blast & Ballistic Systems (先進的爆炸和彈道系統 -> 名字也取得超級技術),它擺明是技術導向的公司,且客戶是美國軍方,但它也是上股權群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