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投資」標籤的文章

Trending Travel - 用 Influencer 導購的旅遊平台

圖片
  如果你看懂了標題,就知道這個商業模式有多強了,亞瑟和溫蒂是一對熱愛旅遊的夫妻檔,我們之前因為疫情被關在家時,都在看 欸你這週要幹嘛  Ariel 的旅遊影片,包含去冰島、清邁等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景點,那光一個 Ariel 一家人就這麼強,何況是一群 Ariel? 我們同樣由分析新創的四個點切入,深入分析 Trending Travel 為什具有高度可投性,及它的商業模式分析: 1. 痛點: 我在 Google 上搜尋 "人 旅遊 天性",就發現人類愛旅遊,是有科學根據的,因為最早的人類,本來就都是游牧民族,所以你我的基因中,都還保有探索與冒險的基因。 白話說,就是痛點很痛,是剛性需求,且市場龐大。 2. 解決方案: TT 厲害的地方在這裡,與其做一間無聊的旅遊平台,靠大量切票與銷售低價票券競爭,TT 選擇相對高端的 Luxury tour 的市場,當然這也跟兩位創辦人經歷相關,後面會有更多描述。 TT 找了一位叫 Suzy 的 Director,專注在開發 Influncer,而且 Suzy 不是一般的 Business Developer (BD),Suzy 是所謂 Superconnector,這個字我 Google 了一下,邏輯大概就是很會交朋友,想盡各種辦法增加 engagement 的人 (亞瑟好像也是這種人,但以新創創辦人角度,我必須抽離這位置,不然公司做不大) ,所以藉由 Suzy 跟 Influencer 的強連結,讓 TT 的口碑傳播超級快速,轉換率跟客單價,也遠勝一般旅行社。 3. 競爭門檻 如果有聽過 TK Talk 的人,就會知道社群是一個強的競爭壁壘,所以當拍拍圈創辦人 (撇除他們是創業家兄弟創辦人),說要做拍拍圈,就能靠簡報,募到一億台幣。 而 TT 強的不只是社群,而是 Influencer 的社群,換句話說是一個社群艦隊,每一艘軍艦的士官長,就是 Influencer,底下再帶一群粉絲,打起仗來絕對是斯巴達軍隊,以一檔百! ! ! 數字部分,來看一下: i. 25萬追蹤者 ii. 已經觸及到一億個不重複的用戶 iii. 平均的客單價是 3000 英鎊,折合台幣 11 萬多元 iv. 這點超棒, TT 預計 18 個月內,進軍美國市場 4. 團隊 TT 的團隊,絕對可以用豪華來形容,讓我們來看一下: -...

VITRACASH - 一個升級版的麻布記帳

身為麻布記帳的重度使用者,每天都在即時監控自己各銀行的現金流狀況,尤其一邊投資新創還自己一邊創業,在現在基本確定 Market fit 狀況下,最怕的反而是 running out of cash,沒錢的時候,很容易價值被低估,還不得不接受,可能從獨角獸,變成跛腳馬,那創業就不那麼有趣了。 所以當亞瑟一看到 VITRACASH,也就是標題所說的升級版的麻布記帳,就知道這間公司潛力很高。 現在讓我們同樣由分析新創的四點切入,深度剖析為什麼亞瑟大推  VITRACASH: 1. 痛點: a. 人們會為了優惠,辦越來越多信用卡跟金融卡  -> 合理,之前都保持在三張信用卡,但後來又辦了樂天信用卡 (免年費,所以就一直留著),又因為 Line Bank 會送 Line Point (亞瑟全部拿去買白爛貓貼圖,準備隨時跟好友們圖戰),所以這樣掐指一算,就變五張卡,而且只會多不會少。 b.  每張卡很可能都提供不同的好處  -> 合理,亞瑟昨天把手上的三星 S8 換成小米 11T Lite,第一句話就問手機行業務:「哪一張卡利率最低 (最好是零利率),但同時可以分最多期?」 c.  萬事達跟 Visa 卡不是隨處可使用,且有部分使用者,期望在海外使用 萬事達跟 Visa 卡 -> 合理,中國、俄羅斯、日本等人口多且文化相對保守的大國,都會自主定義與開發通訊與金融系統,所以不是每個零售小店,都支援 Matercard or VISA,中國的水果小攤販,當你去買水果時,他 / 她只會拿出手機說:「請用微信支付!」,而微信支付目前我在台灣看,只能綁中國的支付系統。 2. 解決方案: VitraCard 開發一個 APP,搭配發行自家的金融卡,而這個 APP 會透過人工智慧的演算法,推薦最好付款條件銀行卡。 一樣回到亞瑟買小米手機的場景,亞瑟會請手機行的小姐幫忙查,哪一家銀行優惠比較好,手機行小姐會說:「基本上,都差不多。」但其實如果你有比如 Line Bank 的金融卡,和一張中信的 Line Pay 卡,就得去評估,哪一張卡的現金回饋多,哪一張卡的 Line Point 回饋多,這時候如果亞瑟有  VitraCard   的 APP 幫忙 AI 推薦,可以省掉超多時間,而且亞瑟會選擇相信...

Her Roomies

  Her Roomies 顧名思義,就是一個專注女性租屋的平台,一個簡單清楚、單點擊破的新創,在用分析新創的四要素切入前,要先介紹一個在國外很常見,但 台灣投資人不愛用 的募資工具 - Convertible Bond / Note ,中文翻譯成可轉換公司債,但就像剛剛說的,不常用知道中文,也只能幫助你上維基百科查看,真的要用還是得找海外投資人。 在這裡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可轉換公司債,我找到一篇比維基百科清楚的文章,有興趣的可以花點時間拜讀: 投資不一定要立馬佔股份 。 以下正式進入 Her Roomies 的分析: 1. 痛點: Her Roomies 的簡報,沒有提到痛點,他們使用正面表述的方式,說明 Addressable Market 有多大: - 歐洲加美國,有 9850 億美金的市場 -  歐洲加美國,有 2.64 億租戶 - 全球有 50% 租戶,是女性 (廢話) - 住在 Share House 的女性,有 30% 希望室友都是女性 2. 解決方案: - 市場定位:號稱唯一專注女性租屋平台 (這點個人覺得還好) - 商業模式:雙邊收費制 - 週邊服務拓展機會,例如:購物、旅遊、活動 -> 這點本人以投資人角度,不贊同團隊發展週邊服務,既然發現一個有機會細分壟斷的市場,就應該 All-in,投注所有資源,像簡報開頭所提,瘋狂複製到歐洲與美國,賭自己可以上市或被 Airbnb 併購之類。 單點擊穿目前看到比較好的例子,就是共享行動電源的 ChargeSpot,現在已經佔領四個國家,而且 ChargeSpot 一直用瘋狂佈點和資金的力量,建立強大競爭壁壘。 3.  競爭壁壘: - 2021 年註冊使用者,有 6003 人 - 房源有 4 萬 4 千間 -  Rental Request Value 2021,2021年就是想要租屋的人,累積營收 70.8 萬歐元 4. 團隊: - Co-Founder and Joint MD  Chiara Fraser ,經歷看起來,大部分都在做行銷和活動,另外她在 2017 年曾經做過跟房屋租賃相關的專案," Working directly with the CEO to develop and launch a new student housin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