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群眾募資」標籤的文章

Trending Travel - 用 Influencer 導購的旅遊平台

圖片
  如果你看懂了標題,就知道這個商業模式有多強了,亞瑟和溫蒂是一對熱愛旅遊的夫妻檔,我們之前因為疫情被關在家時,都在看 欸你這週要幹嘛  Ariel 的旅遊影片,包含去冰島、清邁等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景點,那光一個 Ariel 一家人就這麼強,何況是一群 Ariel? 我們同樣由分析新創的四個點切入,深入分析 Trending Travel 為什具有高度可投性,及它的商業模式分析: 1. 痛點: 我在 Google 上搜尋 "人 旅遊 天性",就發現人類愛旅遊,是有科學根據的,因為最早的人類,本來就都是游牧民族,所以你我的基因中,都還保有探索與冒險的基因。 白話說,就是痛點很痛,是剛性需求,且市場龐大。 2. 解決方案: TT 厲害的地方在這裡,與其做一間無聊的旅遊平台,靠大量切票與銷售低價票券競爭,TT 選擇相對高端的 Luxury tour 的市場,當然這也跟兩位創辦人經歷相關,後面會有更多描述。 TT 找了一位叫 Suzy 的 Director,專注在開發 Influncer,而且 Suzy 不是一般的 Business Developer (BD),Suzy 是所謂 Superconnector,這個字我 Google 了一下,邏輯大概就是很會交朋友,想盡各種辦法增加 engagement 的人 (亞瑟好像也是這種人,但以新創創辦人角度,我必須抽離這位置,不然公司做不大) ,所以藉由 Suzy 跟 Influencer 的強連結,讓 TT 的口碑傳播超級快速,轉換率跟客單價,也遠勝一般旅行社。 3. 競爭門檻 如果有聽過 TK Talk 的人,就會知道社群是一個強的競爭壁壘,所以當拍拍圈創辦人 (撇除他們是創業家兄弟創辦人),說要做拍拍圈,就能靠簡報,募到一億台幣。 而 TT 強的不只是社群,而是 Influencer 的社群,換句話說是一個社群艦隊,每一艘軍艦的士官長,就是 Influencer,底下再帶一群粉絲,打起仗來絕對是斯巴達軍隊,以一檔百! ! ! 數字部分,來看一下: i. 25萬追蹤者 ii. 已經觸及到一億個不重複的用戶 iii. 平均的客單價是 3000 英鎊,折合台幣 11 萬多元 iv. 這點超棒, TT 預計 18 個月內,進軍美國市場 4. 團隊 TT 的團隊,絕對可以用豪華來形容,讓我們來看一下: -...

Killing Kitten

  千呼萬喚始出來,下載 KK 不用半遮面,"Killing Kitten is the sexually liberated social network where Kittens are in control.",這是 KK 官網上寫的,但我其實無法清楚體會與翻譯 in control 在這裡想表達的意境,但 KK 是個性解放的社交網路,這段話應該大家都有看懂。 本來想套用台灣知名天使俱樂部 識富天使會 看團隊的十字訣:「賽道、剛需、人劍合一、閉環」的方式分析,但我稍微看了一下,感覺不是自己熟悉的套路,需要重新花時間去看這十字訣定義,所以就先擺一邊,有興趣可以自行 Google,研究一下。 現在重新回來看新創的四個切入點來看 KK: 1. 痛點: 孔子說:「食色性也」,如何解決色,絕對是個全球性的大痛點,KK 的簡報裡也寫了,約會和性科技的市場,價值 1000 億美金。 說到性科技,又讓我想到朋友的新創,做互動式飛機杯,之前我在創夢遇到創辦人,就覺得這個團隊超級有趣,他們有個粉絲專頁,叫 青梅竹馬是能幹的妹妹呦 ,有興趣可以去臉書搜尋,個人覺得算是蠻有梗的創業團隊。 2. 解決方案: 這裡我原本想創個帳號,看裡面到底有什麼,誰知道走到最後一步,KK要跟我收 20 英鎊,然後說參加活動可以全額折抵,但我就沒往下走了,不想把 20 英鎊,花在完全無法回收的地方 (KK 目前服務範圍,沒有台灣)。 但我還是從簡報裡,描繪出大致的功能,看起來包含了: a. 一般約會 b. 約炮 c. 性派對的票券販售 d. 語音聊天 -> 這功能個人不知道為什麼要開發,但確實 0204 電話,很多人會撥打 e. 成人網紅的內容訂閱 基本上就是滿足各種性需求,串接服務提供者和需求者的垂直平台。 3. 競爭壁壘: a. 2021 年的註冊會員數,每月成長 33.9% b. 2021 年的尊爵方案訂閱人數,成長 154.9% c. 6.6萬+的活躍用戶,其中 72.5%來自英國、 17.2%來自美國, 還有 10.2%來自其他國家 d. Connection Created, 2021年成長 264.2% 4. 團隊: 這裡一定要給 KK 拍拍手,他們募資簡報裡,直接提供創業團隊的 Linkedin,讓人免除肉搜的困擾。 - CEO & Founder -...

Metalchemy

  Metalchemy 的募資影片,非常吸睛,一開頭就點出清楚的痛點與解決方案,今天一樣由分析新創的四個角度切入: 1. 痛點: - 全球一年會有 1 兆英鎊的食物浪費 - 10% 溫室氣體,源自於食物浪費 - 2027 年 Eco-Friendly 的食物包裝市場規模,會達到 1910 億英鎊 2. 解決方案: - 奈米粒子 - Metalchemy manufactures  green silver nanoparticles (AgNPs) that can kill harmful  organisms. 翻譯就是說,團隊生產的奈米粒子,可以 去除傷害人體的有機物質 。 - 生質塑膠 ( Bioplastics ),用在食物包裝上,可有效延長食物保存 4 ~ 7 天 3. 團隊: 這個部分我花非常多時間研究,不管是 CEO  Federico、Co-founder George Wang,又或者是另一個 Co-founder  Patrizia De Santis,三人在網路上的能見度都很低,最好我只找到  CEO  Federico 的 Linkedin。 從 Federico Trotta 的 Linkedin,我擷取出兩點,個人認為比較有吸引力的地方: - 以  1st Class Honours 的成績,畢業於帝國理工學院:通常成績好的名校生,自我要求較高,但反向來看,也可能因為學生路上的順遂,讓他挫折容忍度相對低。 - 曾任帝國理工學院學生會副會長:這點基本上不需要懷疑,戴勝益在用人的時候也說:「只要你學生時代擔任社團幹部,就歡迎加入王品集團。」 4. 競爭壁壘: 這點我也是看很久,意外發現一個叫 Tracxn 的平台,專為投資機構做技術研究,而且網路開放資料免費,唯一麻煩點,是他要用公司 Email 註冊,不給我用 Gmail 註冊,所以目前我只在 Tracxn 上,看到 Metalchemy 很不少兢爭者,沒辦法到後續頁面。 另外,在  Metalchemy 募資簡報中,也羅列了非常多的競爭者,說明這個市場競爭激烈,但沒有明顯領導者。 P.S. 以前我在昆士蘭大學的其中一位老師,是雀巢的董事,他說鵲巢是全世界最大食品公司,但因為當時的是有說,...